【教育学院】修学储能 立德树人——踔厉奋发的教育学院


一、党建工作

教育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院重点工作,全面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创新构建“五维五度”党建工作体系,即“扛牢主体责任、抓紧制度保障、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组织建设、深化内涵发展”,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工作“有高度、有实度、有力度、有深度、有亮度”,以对党和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推动学院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党建带群建团建工作扎实,大力支持工会、妇委会、共青团开展工作。统战工作凝聚力量,团结奋斗共谋发展。“一融双高”不断取得实效。

学院党委连年在学校基层党委(总支)述职考核中被评为“好”等次,先后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荣誉称号,“亮旗工程”获评山东省高校院系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优秀成果。学生第三党支部获评全省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学院师生党员中,不断涌现出山东省优秀辅导员、山东省高校“最美家庭”、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山东省优秀学生、济南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优秀人才。1人获山东省首届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1人入选省属高校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团成员,1人获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1人讲党课获评山东省高校精品党课三等奖等。1人因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获山东省青春贡献奖,并被济南市历城区委、区人民政府记“三等功”。

二、教学方面

近5年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2项。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建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山东省继续教育思政示范课1门。获批省级一流本科教材1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三、人才培养

为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进行校地联合、协同培养,突出全程化、多方位的特点,通过合作机制、教师培养、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实习就业、教学研究等六个方面的行动构建了“校内外一体化协同培养模式”,仅2023年,就有1085名学生通过支教实习的方式,服务于山东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和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四、学科专业建设

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3+N”特色发展思路,教育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了“建设成为山东省0—12岁儿童教育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前教育研究基地”的发展目标;确立了“立足济南、面向山东、辐射全国,为0—12岁儿童发展和教育事业服务”的服务面向;形成了“以0—3岁早期教育专业、3—6岁学前教育专业、6—12岁小学教育专业为‘一体’和以应用心理学专业、家庭教育研究为‘两翼’”的专业建设格局。2019年和2021年学前教育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更好地支撑了学院专业建设格局的完善。

五、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近5年科研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4项,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省部级项目2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近30部,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获批山东省“互联网+社区老幼融合教育”应用研究基地。实现了智库建设成果的突破,完成了山东省首部学前教育立法—《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研制和起草工作。完成了省教育厅委托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调研,形成省厅级智库成果1项。参与起草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形成了“一中心、两梯度、三融合”的特色社会服务模式。“一中心”是指坚持以高水平专家培育为中心,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引领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两梯度”是指以业务培训和横向课题两种主要合作形式,聚焦实践问题,因地制宜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融合”是指将教育学院高水平、专门化团队,与地方幼儿园和中小学发展实际,以及国家大政方针、地方教育政策三者紧密融合在一起,发挥专家智力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推动地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以省级幼儿园教师培训为例,女院是全省唯一的连续11年承担此培训的院校,集中为山东省培训园长、教师近3000人,赢得了良好的专业声誉。

人才队伍

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比例为41.6%。具有博士学位者3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41.6%。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合理。教师中现有“领军人才”1人、“卓越人才”1人、“优秀青年人才”2人、山东省学前教育专家库成员5人、山东省教育学会理事2人、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理事1人等。

根据山东女子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学院引育结合,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成效显著。2023年学院共引进博士3人,聘请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为教育学院名誉院长。为进一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优秀园长、一线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实践导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毕业论文指导、课题研究等活动。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到显著优化。建有学前教育教研室1 个省级教学团队,建有山东省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 个,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

七、学生工作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思政+四维融合”育人模式。将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目标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彰显专业融合、打造文化特色、推进社会实践,打造“五心铸魂”党建育人品牌、五位一体师范生师德培养品牌、四维联动文化育人品牌、四进助困志愿服务品牌,统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实践化、人文化、协同化。

五年来,1个团支部被团中央学校部授予全国“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5个班集体被授予省级班集体荣誉称号。疫情期间,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心理援助,先后获评“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山东省青春贡献奖。我院团总支连年获评校级红旗团总支、新闻宣传先进单位。3人获省辅导员论坛一、二等奖、山东高校辅导员讲党史优秀短视频展示二等奖等。1项案例在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月评选展示获优秀案例一等奖,6项工作案例获校级一二等奖并立项精品项目。学院团队先后获评“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团队、全国社会实践百强团队,团中央优秀实践团等省级以上实践奖项50余项,参加团省委主题党日活动,1个项目获2019年度济南市“出彩型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学习强国、中青网等报道1500余篇,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学生在山东省“挑战杯”大赛、省师范类从业技能大赛、师范生规范写字大赛等省级以上比赛获奖449项,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国家奖学金、学校首位入选省学联驻会主席学生代表、山东省优秀学生等一批有为青年。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积极支持师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4位老师参加台湾世新大学大陆研学营,2位老师及十余名同学参加台湾辅科技科大学暑期研修;5位老师前往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泰来大学,世纪大学读博;2位老师的分别前往菲律宾女子大学,莱西姆大学读博;1位老师前往韩国参加题为《20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al Exchange in Manchuria and East Asia》的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