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科研处(学科建设处)紧紧围绕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着力突出学科建设引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建设全面起势
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实施两轮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机制,优化学科布局。2019-2021年实施第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做到学科建设“全覆盖、分层次、重管理、促归队”,建立学科队伍基础,凝聚学科建设共识。在第一轮建设基础上,2022年高标准制定出台第二轮重点学科建设方案,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为目标,构建“三三六”雁阵式学科梯队,强化学科建设目标管理。经过两轮学科建设,学校在教育、社会工作、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彰显,2024年4月成功获批山东省2024-2029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二、实施“科研筑峰工程”,标志性科研成果实现突破
一是加强有效政策供给,围绕学术刊物分类、科研项目配套、标志性成果产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起了系统化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有效激发了科研活力;二是组织实施“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科研成果奖申报攻坚计划”“两金项目申报论证”等活动,狠抓高层次课题、高水平成果等重点项目培育。
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课题20项、省部级课题174项。出版学术著作102部,发表CSSCI、SSCI、SCI等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项。特别是2023年,学校“科研筑峰”取得重大突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5项,位列省属高校第10名(其中,教育学立项2项,位列全省第2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首获结项鉴定“优秀”等级1项,“良好”等级1项;获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量与层次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7名;教师作为通讯作者在经济学类顶级期刊《经济研究》发表论文。
三、聚焦“1+3+N”特色,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科研平台和团队是集聚科研人才、产出科研成果的高地,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围绕“1+3+N”特色,学校统筹布局高能级科研平台和高层次科研团队建设,先后获批“黄河流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数字化养老服务文科实验室”“‘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区国家社会和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品牌数字化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获批“基于大数据的健康养老研究团队”“幼儿问题行为研究团队”“乡村振兴实践创新研究团队”等省级人才团队。努力打造“一报一院一中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中的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增幅均超过20%,CI学科排序大幅提升;受教育厅委托,成立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就业研究院,编制《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就业蓝皮书》;发挥妇女研究与发展中心作用,发起成立山东省女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推动省社科规划首设“妇女理论与家庭建设研究专项”。
四、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学科引领,围绕科研成果赋能学前教育、家庭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实现一批标志性成果转化。牵头起草《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承担《山东省性别平等促进条例》《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及山东省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相关成果获得了部省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实施“农业品牌专员”工程,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关于加快新基建赋能新旧动能转换的研究报告》分别获得第一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二等奖和三等奖;实现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从无到有,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共转化专利、软件著作权8项,转化金额30余万元;承担横向委托课题的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到账横向课题经费达3000万元。
五、重视学术文化建设,学术交流不断加强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承办“山东社科论坛”“泰山科技论坛”等,连年举办“女性生存与发展”等系列社科论坛,“清照讲堂”“北大山教育论坛”“弘毅讲坛”“镜湖论坛”等形成品牌。